無錫太湖養老服務中心訊 上海是目前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。根據《上海養老服務發展報告(白皮書)》,至2020年,上海常住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570萬。2015年至2020年間,上海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量將超過21萬,總量將于2018年突破500萬,至2020年達到531萬。培養一支與需求相適應的養老護理人員隊伍迫在眉睫。
解放日報·上觀新聞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:上海選出的首批50名“最美養老護理員”名單新鮮出爐,平均年齡42歲,最年輕的僅23歲。據統計,他們大多來自養老機構,有4名來自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。平均崗位工作年限為11年,最短的有5年,最長的高達29年。持有國家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的養老護理員占96%,有19人持高級證書,1人獲技師證書。50名最美養老護理員中,有36名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,約占72%,其中本科以上有5名。
楊浦區社會福利院護理員郭靜23歲,已獲國家職業資格高級證書。她因年紀輕經常被人詢問,“你怎么愿意做這個事情?”她說,實習期間曾護理一位老爺爺,他的話讓她至今難忘,“我沒有把你還有阿姨們當成護理員,你就是我的孫女和親人。”在郭靜看來,為老服務是特殊的服務行業,每個護理人員都要有愛心、耐心、細心、責任心,學好護理專業的操作技能。
閔行區社會福利院護理員裴超,大學畢業后便一頭扎進養老服務行業,一干就是十年。和她同期實習的大學生,要么嫌工作太累,要么嫌工資太低,最后都離開了,只有她一人堅持,在護理員這個不起眼的崗位上默默耕耘。
黨奎是一名“90后”男護理員,當他兩年前踏入浦東新區濰坊敬老院時,老人們不解:“聽說是位大學生,還是從北京來的,我看他不會做得長。”兩年后,他獲得了老人們的一致稱贊,他說,“護理老人本來就需要身強力壯的年輕人,把他們當成自己的長輩,就會不怕臟、不厭煩,也不覺得累了。”
市老齡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上?,F有養老護理人員約4.3萬人,其中,社區居家養老護理員約2.6萬余名,養老機構護理員約1.6萬余名??傮w上,目前本市一線養老護理員隊伍年齡偏大、學歷偏低、專業化水平不高。
從戶籍類型來看,本市戶籍約3萬余人,占70%;非本市戶籍約1.3萬余人,占30%。從年齡結構來看,30歲以下僅600余人,占1.2%;30-50歲約有1.7萬余人,占39.5%;50歲以上約有2.5萬余人,占58.1%。從學歷情況來看,大專及以上學歷約有500余人,占1.1%;高中(中專)學歷約有0.5萬余人,占11.6%。從持證情況看,養老護理員總體持證率為86.2%,其中,具備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約有1萬余人,占23.7%,本行業上崗證持有者約有2.6萬余人,占62.5%。
“尋找最美養老護理員”活動由市民政局、市老齡辦指導,市老齡事業發展中心主辦,于今年6月起在全城開展,對表現優秀、愛崗敬業的進行表彰獎勵,加快推進本市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,更好地樹立養老護理行業模范典型,弘揚社會正能量。接下來,市民政局將舉辦“最美養老護理員”風采展示專場活動,50名護理員還將深入社區、養老機構等,舉辦宣講、培訓等活動。
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或者原創,如有冒犯貴網站版權的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!